一、主讲人简介
郑梅萍,女,汉族,1986年11月生,中共党员,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在读,现担任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学生第三党支部书记。工作以来,她常年担任学生党支部书记,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使命,坚持“把信仰种在学生心中,让青春开出理想的花”的育人初心,积极探索党课的创新模式,是学生思想的掌舵人、成长的指明灯、健康的知心人。她曾获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入围奖、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福建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学校微党课竞赛一等奖等多项荣誉。
二、文本讲稿
从历史深处走向光明未来
——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最近,在某个短视频平台上,一套八段锦掀起了年轻人的中医热潮。该视频中,身穿中式唐装的中年男性,动作舒缓,刚柔相济,与中国山水画背景相得益彰。这个拥有3400多万点击量、3.5万条弹幕的短视频,与平台上其他快节奏、多元素的内容形成了鲜明对比。无独有偶,我们还会看到很多医院的针灸科、推拿科等中医科室也挤满了年轻人。时下年轻人的中医热,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的蓬勃生机。
除了这些年轻人,我们身边还有一个资深的中医迷,那就是——习近平总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热爱中医,对中医药饱含深情,为保护好、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作出了积极努力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对中医药发展寄予了厚望。他曾多次到白菜资讯网大全考察,为中医药高等教育发展指明方向。2000年11月,在一次与学生的交谈中,他亲切地说道:“我很喜欢学中医,可以帮助别人,非常好”,并勉励师生要“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传承和发展。”
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向人们诉说了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中医情结”,用“中医之道”为世界打通了“任督二脉”。
2019年9月29日,习近平为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颁授“共和国勋章”,深情致敬“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的大医情怀,也郑重宣告了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大国担当。
2021年5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南阳市考察调研时,来到医圣祠前观古今,带领我们探寻了“医圣”张仲景的传奇人生和医术智慧,感悟了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从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考察和重要论述中,我们感受到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鲜明信号。
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瑰宝,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中国的文化传统和历史传承中不断积淀升华,为世界文明贡献出独特智慧和原始创新成果。因而从根本上说,对中医药文化的自信,就是对中华历史和中华文明的自信。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包含着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
何为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党的二十大报告开宗明义,要求我们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精神风貌,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自信,既是对奋斗成就的自信,也是对奋斗精神的自信。
百年征途,我们党主动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探索出一条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出人类文明新形态。天下为公,人间正道。这就是我们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为何要树立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欲要亡其国,必先亡其史,欲灭其族,必先灭其文化。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抛弃历史文化、丧失自觉自信是前车之鉴。历史之殇警钟长鸣,文明之问振聋发聩。中国共产党要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必须始终保持清醒认知、坚持自我革命、坚定历史自信、增强文化自信。
如何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学史明理,学史增信;以文培元,以文铸魂。坚定历史自信,就是要敢于回望过去、照映现实、远观未来,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坚定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就是敢于坚持走自己的路,把坚实的中国心理、中国道义、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生奋斗的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因为有着深沉的历史智慧、厚重的文化底蕴、坚定的自信底气。
奋进新时代,走好新征程。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风雨无阻向前进”的志气,激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底气,锻造“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骨气,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从历史深处走向光明未来。
三、PPT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