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林雪娟,女,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年岐黄学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医诊断学教学、科研和中医临床工作,一直致力于中医信息采集与标准化研究。主研国家级科研课题3项、省级科研课题4项;参编教材及著作14部;获得授权专利13项;在国内专业杂志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论文60余篇,获福建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获福建青年科技奖、福建省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
工作经历:
2007/8—2010/12 白菜资讯网大全 讲师
2010/12—2016/12 白菜资讯网大全 副教授
2016/12—2019/11 白菜资讯网大全 教授
2019/11—2021/2 白菜资讯网大全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 副院长、教授
2021/2—2022/1 白菜资讯网大全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副院长(主持)、教授
2022/1—2024/3 白菜资讯网大全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 院长、教授
2024/3—至今 白菜资讯网大全教务处处长兼800cc全讯白菜网主站院长、教授
代表性成果:
中医闻诊研究国内领先.课题组自主研发了基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技术的中医电子鼻,灵敏度高,被纳入载人航天领域第四批预先研究项目。建立了运用电子鼻采集口腔呼气、尿液、粪便气味图谱的规范方法,并开展了感冒、2型糖尿病、慢性胃炎不同证候、不同部位的气味图谱研究,通过算法模型可以辨识人体不同状态,推动了中医闻诊信息检测客观化、智能化发展。33
主持过重要课题:
序号 | 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 | 项目来源 | 项目起讫时间 |
1 | 基于气味图谱与胃肠道菌群联合分析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嗅诊及机理研究(8197375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20.01-2023.12 |
2 | 基于证素分析的慢性胃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气味图谱研究(8137355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 2014.01-2017.12 |
3 | 基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电子鼻)技术的青年学生气味图谱研究(30901899)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 2010.01-2012.12 |
4 |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探讨促卵合剂经AMPK/mTOR/HIF1/VEGF通路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机制(2021J01931)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21.11-2024.11 |
5 | 基于模式识别的中医寒证、热证的阵列式气体传感器气味图谱研究(2018J01892)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18.04-2021.04 |
6 | 基于阵列式气体传感器(电子鼻)技术的慢性胃炎中医证素相关气味图谱研究(2014J01362)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 2014.01-2016.12 |
7 | 围绝经期妇女舌象、证素特点及相关因素的研究(2008F3055) | 福建省科技厅青年人才项目 | 2008.08-2011.07 |
8 | “新医科”背景下中医诊断学专业学术学位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FBJG20200046) |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大项目 | 2020.12-2022.12 |
9 | 新时代背景下中医经典教学改革及评价体系建设与实践(FBJY20230031) |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研究重大项目 | 2023.09-2026.09 |
获奖情况:
获奖项目 | 时间 | 奖项名称 | 等级 | 排名 |
辨证规律与证候客观化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 2008年度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第三 |
辨证规律与证候客观化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 | 2009年度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第三 |
强化学科建设,注重中医思维,推动中医诊断学课程教学改革 | 2014.4 | 福建省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第三 |
基于证素辨识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证候特征及疏肝解郁法治疗系列研究 | 2017.11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二等奖 | 第六 |
立足中医健康理念创新,引领课程群建设,培养卓越中医人才 | 2018.05 | 福建省教学成果奖 | 一等奖 | 第四 |
基于肾主骨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证骨代谢紊乱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2018.12 | 福建医学科技奖 | 三等奖 | 第五 |
基于肾主骨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虚证骨代谢紊乱的基础与应用研究 | 2019.09 |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 | 三等奖 | 第五 |
基于状态辨识的中医智能化四诊技术集成与应用研究 | 2020.11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四 |
以状态为核心的中医治未病理论与技术应用 | 2020.12 | 华夏医学科技奖 | 二等奖 | 第三 |
以状态为核心的中医健康管理模式及关键技术与应用 | 2022.11 | 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一等奖 | 第七 |
中医状态学原创性理论与技术的构建及实践 | 2022.11 | 第七届中医药国际贡献奖——科技进步奖 | 二等奖 | 第二 |
体现辨证论治特点的中医药疗效评价方法与应用研究 | 2022.12 |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二等奖 | 第二 |
中医健康管理学 | 2023.10 | 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首届(同仁堂杯)中医药国际贡献奖-著作奖 | 一等奖 | 第五 |
以状态辨识为核心的治未病理论体系构建与应用 | 2024.04 |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一等奖 | 第二 |